 
   
       信息名称: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认定2019年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通知
信息索引: 360A16-99-2019-0028-1 生成日期: 2019-09-16
发文机构: 教育部办公厅 发文字号:教技厅函〔2019〕71号 信息类别:其他
内容概述: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《关于认定2019年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通知》。
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认定2019年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通知
教技厅函〔2019〕71号
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教育厅(教委)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,有关部门(单位)教育司(局),部属有关高等学校、部省合建有关高等学校:
按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作的总体部署,在各地培育推荐基础上,经专家评审、统筹考虑,教育部决定认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共64个(见附件),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(以下简称中心)由省、部共同支持建设、运行。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落实经费投入承诺,加强目标管理、政策支持和绩效评价,支持中心在服务地方需求、推动创新发展方面作出示范。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对中心的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。
二、依托高校是中心建设主体,要制定中心建设发展规划,明确发展目标,落实重点任务,研究中心需求,在科研配套改革方面优先支持,加强能力建设,增强协同效能,注重科教融合,用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有力支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。
三、各中心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,着力提升自身创新条件和能力,进一步聚焦区域、行业战略需求,加强产学研合作,积极协同各方承担国家、区域、行业重大任务,解决实际问题。弘扬求真务实、潜心研究、创新报国的学术精神。
中心建设期为2020—2023年,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督促中心每年12月15日前向教育部报送年度报告,4年期满后接受第三方评估。
教育部办公厅
2019年9月11日
附件
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名单
| 序号 | 中心名称 | 依托高校 | 
| 1 | 首都教育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首都师范大学 | 
| 2 | 医学表观遗传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天津医科大学 | 
| 3 | 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南开大学 | 
| 4 | 大型基础设施性能与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石家庄铁道大学 | 
| 5 |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华北理工大学 | 
| 6 | 重型机械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太原科技大学 | 
| 7 | 煤及煤层气绿色清洁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太原理工大学 | 
| 8 | 分子影像精准诊疗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山西医科大学 | 
| 9 | 草原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内蒙古大学 | 
| 10 | 乳酸菌与发酵乳制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内蒙古农业大学 | 
| 11 | 辽宁先进通用飞机设计与制造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| 
| 12 | 环渤海湾地区设施蔬菜优质高效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沈阳农业大学 | 
| 13 | 金属材料变革性制造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东北大学 | 
| 14 | 页岩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吉林大学 | 
| 15 | 经济菌物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吉林农业大学 | 
| 16 | 寒区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哈尔滨工业大学 | 
| 17 | 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同济大学 | 
| 18 | 上海市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东华大学 | 
| 19 | 矿山智能采掘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中国矿业大学 | 
| 20 | 立德树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南京师范大学 | 
| 21 | 语言能力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江苏师范大学 | 
| 22 | 高端激光制造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浙江工业大学 | 
| 23 | 工业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浙江大学 | 
| 24 | 城市公共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| 
| 25 | 皖江流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安徽师范大学 | 
| 26 | 海西绿色生物制造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福建师范大学 | 
| 27 | 医用生物制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厦门大学 | 
| 28 | 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江西中医药大学 | 
| 29 | 稀有稀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江西理工大学 | 
| 30 | 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与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华东交通大学 | 
| 31 | 轻工生物基产品绿色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齐鲁工业大学 | 
| 32 | 化学成像功能探针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山东师范大学 | 
| 33 | 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山东大学 | 
| 34 | 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河南理工大学 | 
| 35 | 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河南中医药大学 | 
| 36 | 有色金属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河南科技大学 | 
| 37 | 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武汉科技大学 | 
| 38 | 生猪健康养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华中农业大学 | 
| 39 |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华中师范大学 | 
| 40 | 木竹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| 
| 41 | 植物功能成分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湖南农业大学 | 
| 42 | 广东3C电子产品制造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广东工业大学 | 
| 43 |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| 
| 44 | 中国—东盟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广西大学 | 
| 45 | 广西民族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广西师范大学 | 
| 46 | 绿色智慧岛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海南大学 | 
| 47 | 新一代信息网络与终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重庆邮电大学 | 
| 48 | 微无创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重庆医科大学 | 
| 49 | 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重庆科技学院 | 
| 50 | 川猪产业升级与猪肉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四川农业大学 | 
| 51 | 西南道地药材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成都中医药大学 | 
| 52 | 多彩贵州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贵州民族大学 | 
| 53 |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云南大学 | 
| 54 | 西藏信息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西藏大学 | 
| 55 | 藏医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西藏藏医药大学 | 
| 56 | 煤的新型高效气化与规模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西安交通大学 | 
| 57 | 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陕西中医药大学 | 
| 58 | 聚光太阳热能产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兰州交通大学 | 
| 59 | 藏区历史与多民族繁荣发展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青海师范大学 | 
| 60 | 宁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宁夏大学 | 
| 61 | 新疆重大疾病防治与转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新疆医科大学 | 
| 62 | 丝绸之路经济带棉花优质高效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新疆农业大学 | 
| 63 | 国家安全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新疆大学 | 
| 64 | 氯碱化工清洁生产与产品高值化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石河子大学 |